四千一百六十七章 新一代电磁轨道炮-《军工科技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是。听到吴浩这么说,苏荷当即应道。

    吴浩点了点头,随即看向了张小蕾问道:“说一说你这边把,你们主持研发的新一代电磁炮项目进行的怎么样了。”

    张小蕾拿起茶杯抿了一口,脸上的笑意收敛了几分,换上了一副严肃认真的神情:“吴总,新一代电磁炮项目目前处于原型机测试的关键阶段,整体进度比预期慢了大概一个季度,主要卡在几个核心技术指标的攻坚上。”

    她伸出手指一一列举:“您也知道,咱们这款电磁炮的定位是‘轻量化舰载/车载通用平台’,这就意味着体积必须压缩到上一代的60%以内。

    现在炮管冷却系统的微型化改造刚突破瓶颈,比设计指标多了3%的冗余,还得再磨一磨。”

    “其次是功耗问题,储能模块的能量密度已经做到每公斤210瓦时,但连续发射时的瞬时功耗还是压不下来。

    上个月测试时发现,第三次发射会触发舰载电网的保护机制,目前正在改用超导材料优化线圈,预计能再降15%的能耗。”

    说到射程和威力,她顿了顿说道:“在西北靶场的实弹测试里,有效射程已经突破320公里,比合同要求的280公里超额完成。但精度出现了波动,超过280公里后,弹丸落点偏差会从5米扩大到8米,我们怀疑是高速气流对弹体姿态的干扰,正在给制导模块加装机载级的姿态修正算法。

    至于使用寿命,现在炮管的钨合金镀层能支撑120次全功率发射,距离150次的目标还差一截。

    更麻烦的是穿透能力,针对复合装甲的穿深测试中,虽然能击穿现役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,但弹丸动能衰减速度比模拟数据快了7%,材料部门正在试新型的高密度合金弹芯。”

    说着,她拿起桌上的透明折迭设备,调出一组数据,然后展示给吴浩说道:“吴总,您看,除了这些外,还有几个硬性指标,电磁脉冲干扰量目前稳定在0.6高斯,离0.5高斯的要求就差临门一脚,主要是储能电容放电时的杂散磁场不好控制.

    连续发射间隔时间已经压到48秒,比45秒的目标多了3秒,问题出在冷却系统的循环效率,工程师们在试新型的液冷介质。

    而这其中最头疼的是低温环境适应性,上个月在漠河的低温测试里,零下30度时储能效率衰减率达到了11%,远超8%的红线。

    后来发现是低温导致电解质活性下降,现在换了新型的低温电解液,正在重新测试,初步数据能降到9.2%,再调整一下配方应该能达标。”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